髌骨骨裂后,一般4-6周可以正常走路。髌骨骨裂属于不全骨折、裂纹骨折,稳定性较好,通常使用支具、石膏固定4周左右,即可为骨折愈合创造稳定的环境。另外要注意早期扶拐、助行器下地活动,通过早期功能锻炼预防血栓形成,同时避免关节僵硬、肌肉萎缩。
由于髌骨骨裂后,负重行走的时间和强度明显减少,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,因此在床上休息时,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或其他功能锻炼,使骨四周的肌肉力量得以保持,避免出现萎缩。4周左右时骨痂形成,骨裂纹逐渐消失,可以从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,通常6周左右可全负重行走,但应避免剧烈活动,如跑步、打篮球、踢足球等,才能避免再次骨折。
发生髌骨骨裂后,局部比较稳定,注意康复锻炼,适量补钙、维生素D即可促进骨折愈合,钙离子沉积到髌骨骨折间隙中,有助于骨痂形成,有助于提高骨折愈合的强度。一般而言,在4-6周的时候,去除支具、石膏正常行走前,需要拍摄X光片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。